由于台球的杆法之间存在着极度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无法以某种简单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在实际打击需求来演示这些内容。现在我们通过对打击目的或者走位控制目的的约束,来展示台球杆法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进行锻炼和应用。
一、手架和杆法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一个球形。为了方便读者尝试练习,因此我们将子球的位置选定在三角线靠近袋口的顶点位置,而将母球放在了正上方的顶点位置。 我们选择这个球形,是因为子球离袋口比较近,而且两者是处在比较容易实现打击的位置上。
如图所示:
1.打击者将球杆头推近了母球的左上方的位置。
2.打击者将手架的高度架得稍微高一点。
由于球杆头指向母球的左上方,因此一般人非常直观地会认为这是一次高杆左塞的打击方式。
事实上,球杆头之所以会处在这个位置,和是不是打高杆左塞是两回事!
在《新台球理论》这本书当中曾经提到,球杆接触母球之后,会对母球产生推挤以及牵引的作用,而牵引则是建立在推挤的过程当中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能不能准确地将目标球打进袋口,其实是我们在动作的时候,能不能精确地控制推挤以及牵引所形成的母球路径。由于球杆接触母球的过程非常短暂,而大脑在指挥动作的时候,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几毫秒的时间,这个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球杆接触母球的时间。
因此,我们是无法以大脑来完全指挥球杆接触母球的过程,我们需要利用本能反应来完成这个复杂的过程。
本能反应就是习惯。如果我们锻炼自己,使自己能够在球杆头接触母球的过程中执行我们需要完成的动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借由本能反应快速的反应能力来完成打击的动作。
可是,在台球上面,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两种本能反应,根据母球与子球的位置距离角度不同,走位控制的路线的变化关系,实际上,我们需要无数的习惯才能够满足打击的需要。
这篇文章到这里,我们说明了两个非常关键的东西:
1.母球的路径是由我们的动作方式决定的。
2.我们的动作方式是由我们的本能反应协助完成的。
在《新台球理论》当中我们还说明了两个观念:
1.准度是一种经验以及结果。
2.瞄准是执行我们打击目的的一种意志力。
现在我们将这些观念结合起来,得到一个结论:
我们能够准确地将子球打进袋口,是一种基于经验判断和意志力驱动本能反应完成打击任务的一种现象。
二、斯登高杆右塞
在这个球形当中,由于我们一开始是将球杆头对准了母球的左上方,因此,我们的手架位置会处在中杆手架的左侧。
如果我们将保持手架的位置高低,将球杆头指向母球的中间偏上方的位置,并且准备打击一个叫做“斯登高杆右塞”的杆法。
根据推挤和牵引的作用,我们对手架的高度位置进行非常微小的调整。调整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手架的高低位置,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动作能够更为流畅。(当然,不调整也能够完成斯登高杆右塞的打击)
但是,这时候我们还无法瞄准进球点,因为我们自己是没有足够的经验累积产生判断能力来实现瞄准的能力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次模拟的动作,使自己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
当我们具备(假设)完成动作的能力之后,我们才会具有瞄准的能力。
虚拟动作进程
由于我们在一开始趴下去的时候,整个的动作都是基于左塞高杆的目的趴下去的,因此,我们所有的动作进程这时候是处在左塞高杆的动作进程当中的,现在要转换为斯登高杆右塞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规划我们的动作进程。
重新规划动作进程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虚拟”。以这次的斯登高杆右塞为例,我们需要:
1.调整球杆的方向到母球的中心点偏向上方的位置。
2.预设一个球杆力量渗透到母球的过程,使母球产生右旋转。
这时候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是不是能够打准,因此当我们预设完成动作的进程之后,我们还需要对球杆推挤和牵引母球的过程进行干预,这样子才能够确保能够将子球打进袋口:
1.利用小臂的力量渗透母球,这样可以使母球产生向前的运动轨迹(假设)。
2.利用手腕来完成母球右旋转的任务。
这时候会发生两者情形:
1.如果我们不介意力量的大小,那么只要我们打进子球的意志力足够坚定,就可以非常精确地将子球打进袋口,并且母球产生剧烈的高杆右塞的旋转方式。
2.如果我们需要控制力量的大小,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手架身位的方向,以确保能够打准。
三、三过
在这个虚拟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假设三件事情:
1.在虚拟的时候我们需要假设球杆以一个特定的进程通过母球的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假设球杆已经打击完母球,这个细节我们称之为“杆过”。
2.在虚拟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地调动肌肉的动作能力以及动作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动作部位假设为一种力量。由于我们所有的假设都是以力量(球杆)已经通过母球的位置,因此这个细节我们称之为“力过”。
3.为了详细的记忆这次打击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非常用心的观察自己虚拟的每一个细节,以便日后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以及打击应用能力,这个细节我们称之为“心过”。
这三点我们合起来称之为瞄准的“三过”。
(关于这些原理的部分,我们在《新台球理论》当中已经做过非常深入的说明,因此我们简单地将这些名词所代表的意义节录出来,以方便后续的讨论研究)
四、准度是一种意志力
在前面的内容当中我们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我们能不能打准,是由我们对于动作目的的坚决程度来决定的。将子球打进袋口就是唯一坚决的目的。因此,准度就是一种“意念”。
这个观念对于台球技术的重要性超出一般台球爱好者的想象。
在前面的例子当中,我们的瞄准的方式,以及打准的能力已经完全脱离了球杆方向的制约了,这意味着我们对母球的走位控制不再过度地受到球杆方向的牵制了,因此母球的走位控制才能够实现细腻与精确。
我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一定会有许多许多的疑问:
1.如果是这样,远距离的时候怎么实现准度的稳定性?
2.每一次打击都需要这么复杂的准备过程吗?
3.那得需要多少的锻炼才能够实现全面打击的覆盖能力?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身体是一件非常神奇的工具,如果我们懂得方法来锻炼自己,并且合理地应用自己的能力,是的,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相信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那得需要多少时间?
是的,这确实是个问题。
答案或许会超出大家的想象:18—24个月。
五、混沌初开
在第二节当中我们举例的是斯登高杆右塞的名字打击方式,当然,通过相同的调整方式,也可以打击出任何类型的杆法,比如:不会旋转的母球(一般人所认知的“中杆”),超级犀利的低杆左塞等等。
事实上,在这个球形,这个架桥点附近,几乎可以打出所有类型的杆法,使母球移动到球台上大部分的位置。
这就产生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问题了:那么,平常我们选择架桥点(身位,手架高低距离位置)有什么意义呢?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球台上面,每一次的打击方式和走位的路线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总有一些打击的条件是最适合重复并且进行精确打击控制的。
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适当地规划每一种杆法的准备方式以及建立合适的条件,那么,在我们准备打击的初期,就会对这次所选用的杆法进行了第一层的筛选与过滤。
所以,台球高手根本就不会混淆自己的杆法,也没有机会混淆自己的杆法和力量大小,这极大帮助了台球高手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在维持准度方面。而瞄准的能力又是建立在打击者自己的意志力决心上面。因此,以这种方式进行打击,不但不会使打击变得更加困难,反而会使整个的打击变得精确,轻松且流畅。
当然,这些只是外观上的轻松与流畅,由于准备的进程复杂而且需要极高的专注度来产生足够精细的观察能力,因此,越是高深精确的打击效果和走位控制方式,就越是需要考验打击者的意志力以及耐力决心。
如果自己打击的决心不够,反而会不如一些普通的选手来得稳定。
事实上,在台球界已经有少数几位能够使用这种打击方式的超级高手产生了。
六、感觉的升级
在这个章节当中还体现了一个现象:所谓的杆法是由一连串复杂的准备过程来实现的。
当然,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利用这些过程来进行瞄准和走位控制,那么,身体也会将这些准备的细节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变成一种习惯。
在这个习惯动作包含着三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1.打击的目的,包括打准和走位控制。
2.需要球杆以一定的夹角来赋予母球特定的速度和旋转。
3.需要以一定的动作进程来实现打击所需要完成的细微的动作变换方式。
因此,最终我们的大脑只需要判断球杆相对母球的角度,并且以合适的动作进程进行打击,那么,就能够打击出我们预想的打击效果。
这种级次我们称之为“角度”。
角度这个概念在接下来的内容当中还会不断地被引用,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来方便大家继续讨论后面的内容。
更多关于感官的升级方式,由于内容庞大,已经收录在《新台球理论》中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赘言了。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台球高手在打击当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将是一个你不曾到过的领域!
神秘,晦暗,千丝万缕!最终实现破茧而出,成为一只在海阔天空中翩翩起舞的美丽的蝴蝶!
PS:初学者因为一下子不足以完成上面说的准备方式,因此不容易一次做到位。如果网友们想要尝试这种打击的方式,可以重复瞄准,这样可以产生较为充分的体力来进行瞄准尝试。
杆法说明视频:
这篇文章不是独立的文章,是关于台球杆法系列说明当中的一篇文章,所以不容易理解文章当中的意思。
一般台球爱好者能够接触到的台球技术,很少有人讨论过这样的瞄准打击方式。但是,这种练习其实是台湾九球选手非常普遍的一种练习方式。
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变成视频当中的打击方式,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区分塞球的身位,以及理解(弄清楚)自己所选择的杆法的时候,自己应该以什么方式去引导自己完成动作。
真正打击的时候,手架是不需要放的这么高的。
其实这种打法有一个术语大家可能会经常听到的,叫做“瞄左打右”,就是利用自己左塞的手架位置来进行右塞打击。这也是正常台球高手打击右塞时候,用得最多的手架位置。(当然高度没有这么高)
所以,在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右塞比左塞的效果明显好一些,也容易一些。
这种杆法是非常普遍的,斯诺克选手则用得更多了。只是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指引,一般台球爱好者看不出来而已。
台球高手在应用这种打法的时候,由于同样的架桥位置,任何杆法也能够打准。所以,任何杆法,也可以是任何手架的位置高低,这种情形叫做“左右塞混点”。
这也是台球高手在趴下去运杆瞄准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东西。
因为一旦自己引用了自己不擅长的手架位置的时候,这次打击的精确度就会下降非常多。
但是,如果一味地迁就自己习惯的手架位置的时候,母球的走位控制的精确度就会差很多。
我们看到台球高手趴下去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分辨自己的手架位置。
再强调一次,任何手架位置,都能够打准的。所以,台球高手运杆瞄准、调整手架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准,而是为了满足母球的走位控制。
至于瞄准、打准,那是自己的决心问题。
不是说,瞄准了就一定能够打准。瞄准了,还得坚持到完成动作,才看看是不是打准了。
这个视频将颠覆大部分台球人对于杆法和准度的认知习惯,其实视频当中的练习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多练习几次,任何人都能够打出效果的。只是姿势会不习惯,练习的时候,先把姿势站高一点比较容易打出效果。
大家参考看看!
台球的原理如果能够简单就说明清楚,也不至于难了超过一百年了。
1、本站内容均以《新台球理论》和《台球低杆速成》两本教科书及其辅助说明视频为基础,原创版权所有。
2、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必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邮箱: 254455176@qq.com
3、快手/抖音:台球傅文政/球中痴台球小书店
评论